04 | 更新時間: | 2007/01/30 下午 02:55:54 | ||||||
延伸閱讀 |
音樂廳》不用麥克風 聽得見天籟 【聯合報/記者黃俊銘】2006/12/13
男高音帕華洛帝在全世界都受到熱情擁護,有人形容他的嗓子「被上帝親吻過」,能發出黃金般高貴的聲音;穿透力好像足以傳給上萬人聽。其實讓帕華洛帝的聲音能這麼迷人,除了天賦異稟,音樂廳的設計也對成就這些大明星扮演關鍵因素。 樂音漂亮 靠反射板吸音筒 其實不論是舞台背後的木質反射板、懸吊在觀眾席上方的吸音筒、美輪美奐的大理石牆面、觀眾席椅套裡的泡棉、甚至走道上紅地毯,全都是設計來讓音樂家不靠麥克風,就能發出好聲音。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系主任黃志弘指出,標準的音樂廳裡,觀眾可以在舞台後方、側牆看到一大片、十幾公尺高的木板,稱為反射板,這些反射板不是為了裝飾所用,有時還會裝上輪子可微調;它是為了音樂家傳送聲音時,如鏡面效果般可以反射到觀眾席,如果沒有反射板,聲音可能大半就散掉了。 像柏林愛樂廳,觀眾席採階梯式,舞台在中央,弧形的反射板懸吊在舞台上方,樂團發出的聲音會隨之擴散,但為了怕有些反射音亂竄,在不同的反射板之間會有垂狀的圓柱形,叫做吸音筒,把一些無法反射的音波吸收掉;游泳池也常有這種裝設,樂器行裡的琴房內屋角也有。 音場表現 建築音響學決定 至於哪些聲音需要擴散,哪些需要控制,加上交響樂團裡的樂器頻率高低有別,就是「建築音響學」要解決的問題。 中山科學研究院應用聲學研究員陳金文指出,建築音響學包含建築物本身的音響學及室內音響學,前者為解決建築物內外的噪音,後者則為解決聆賞品質的好壞,而音樂廳音場表現的好壞,與空間的形狀、容積大小、內裝材料(如吸音材、反射板、擴散板)有關。
黃志弘表示,音樂廳的聆聽品質好壞可以從三項指標觀察。 1.音樂廳的每個座位是否都得到相同的音響水準。 2.每個座位聽到的殘響時間,都能控制得令人滿意,如果殘響時間太長,會出現迴音,觀眾就會察覺。 3.觀眾多與觀眾少的時候,音響效果是否仍一致。 他說,人體本身也是吸音材料,人坐在音樂廳,會把聲音吸收掉,就像吸音筒,但如果未滿座,會有餘音無法吸收,建築音響專家就必須讓空著的椅背、椅面也能發揮吸音的效果,與滿座時相同,因此襯墊裡會有泡棉、表套則是不織布、尼龍等紡織品;音樂廳不會用皮革製品做椅子,因為吸音效果不佳。 殘響是指聲音發出後殘留在空間中的響應,當聲源停止後,音量衰減到60分貝所需的時間,就是殘響時間。 理想殘響 音樂廳1.8~2秒 對演出義大利歌劇、芭蕾的現代化歌劇院來說,理想的滿場時殘響時間通常訂在1.3至1.6秒,而音樂廳為1.8至2.0秒。 哈佛大學聲學教授沙賓的研究認為,理想的殘響表現,可決定音樂表現的成敗。著名的維也納金黃色大廳,殘響值為2.05秒,柏林愛樂的音樂廳為1.95秒,台北的國家音樂廳有2.5秒;理論上殘響過長,聲音易混濁;殘響過短,聲音乾枯,但多長多短適宜,在音響學界至今並無定論。 延伸閱讀 1.建築音響學及其應用/陳金文/科技 【2006/12/13/聯合報】
靜音飛機》無聲飛機 比洗衣機安靜 【聯合報/本報記者陳嘉恩】 2006/11/15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英國劍橋大學的40位研究人員,從3年前開始合作研發「無聲飛機」,希望把飛機噪音音量降低到比洗衣機或一般家電還小聲。這個無聲客機型號是「SAX-40」,機身長44公尺、翼展68公尺,和波音767客機大小差不多。 廣體流線造型 油耗少1/4 自從波音公司1957年推出707客機後,近代客機設計就都採用「Tube-and-Wing」設計,也就是飛機由管狀機身和一對後傾機翼組成,引擎吊在機上。但「SAX-40」完全顛覆了這項設計,改用廣體流線造型,感覺上比較像是美國空軍的隱形轟炸機。 研究團隊指出,「SAX-40」飛行時耗油量只有傳統飛機的四分之三,可以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減緩全球暖化現象,是台符合環保概念的「綠色飛機」。 引擎裝機身內 噪音減少 究竟「SAX-40」大幅減低噪音的絕招在哪?首先,研發團隊從引擎著手。引擎是飛機噪音最大來源,「SAX-40」使用了超大功率的發動機,功率是現有飛機兩倍,表示它可以用較低的初始轉速起飛,降低噪音。 另外,它的引擎是裝置在機身內,放置在機身頂端,而不像傳統飛機吊掛在機翼,這樣一來可以降低噪音傳到地面的音量,且引擎從機翼上方吸入空氣,還可以使部分噪音被機翼和機身反射掉。 飛機產生噪音,對地面上的人影響最嚴重是起飛和降落兩段時間,至於飛機在高空巡航時,其實噪音影響對人影響不大。「SAX-40」的噴射管大小就可以調節,在飛機起降時減緩噴氣推力,減低噪音對地面上的人的影響。在高空飛行時,則可以全速飛行。 在機身設計上,「SAX-40」的機身與機翼一體化,在機尾中央沒有垂直尾翼,機翼尾部也沒有可以偏轉的襟翼,而是在機翼兩端各設有垂直機翼。這樣一來,可以減少飛機起飛與降落時,因氣流相遇產生的巨大噪音,也可以減少機翼抖動發出的聲音。 遇氣流噪音小 2030年問世 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加入研究團隊,飛機預計在2030年問世。不過有航空專家說,主要飛機製造公司不見得會採納無聲飛機的設計,因為現有機身設計已經維持半世紀之久,生產商可以持續不斷改進產品、標準化零件,以降低成本。若飛機有革命性新設計,將會產生額外的投資費用和風險。 【2006/11/15 聯合報】
2.實驗器材名稱。 3.器材正確使用方法。 4.藥品的保存。 5.廢棄物處理。 6.突發狀況的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