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元素

更新時間: 2005/10/23 下午 07:56:17
科學史

1.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西元前460~370年)認為萬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微小粒子——原子所構成。

2.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西元前384~322年)認為物質都是由四種特殊元素——水、土、火、氣所構成。

3.在十六世紀前,化學家認為:物質主要是由三種具有特殊性質的元素——汞、硫、鹽所構成。

4.西元1799年,法國藥劑師普勞斯特Joseph Louis Proust, 1754~1826)闡述了「定組成定律」(即定比定律)
   :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相化合成某一種化合物時,其重量之比是天然一定的,人力不能增減。

5.西元1803年,英國化學家道耳吞J. Dalton1766~1844)提出了「倍比定律」:當相同之兩元素可生成兩種
   或兩種以上的化合物時,若其中一元素之重量恆定,則其餘一元素在各化合物中之相對重量有簡單倍數之比。

6.英國化學家道耳吞為了解釋定比定律與陸續發現的各項實驗結果,
    西元1803年1021日在曼徹斯特的「文學和哲學學會」提出了「原子說 」
    (1)一切物質都是由微小粒子組成的,這種粒子不能再被分割成更小的粒子,稱為原子。
    (2)同一種元素的原子,其質量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其質量不相同。

    (3)當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原子會重新排列,組成另一種物質。
        但是原子的質量不會改變,而且原子既不會消失,也不會產生新原子。

    (4)化合物是由不同種類的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組成。

7.西元1808年,法國物理學兼化學家給呂薩克Joseph Louis Gay-Lussac1778~1850)提出了「氣體反應體積定律
   :各種氣體在互相反應時,常以簡單的體積比相結合。

8.西元1811年 六月,義大利物理學家亞佛加厥Amedeo Avogadro, 1776~1856),正式提出「分子(molecule)的概念 ,
   化解了「原子說」與「氣體反應體積定律」兩者之間的矛盾。

9.西元1814年 二月,亞佛加厥提出「分子假說」 :在相同溫度、壓力下,同體積的氣體物質都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

10.西元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得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 1834~1907),將已知的63個元素依原子量的大小排列,
   建立了週期表,並且在週期表中留了4個空位,預言尚有未發現的元素。

11.西元1884年,瑞典化學家阿瑞尼士Svante August Arrhenius, 1859~1927),提出「解離說」。

12.西元1897年英國物理學家湯木生J. J. Thomson1856~1940利用陰極射線管荷質比發現了電子

13.西元1904年,湯木生提出了原子模型為:原子是一個均勻分佈著正電荷的粒子,在這種粒子中嵌著許多電子,
                                                                           並且恰好中和了正電荷,所以整個原子是電中性的。

14.西元1910年,湯木生的學生拉塞福馬斯登Ernst G. Marsden合作從事「一束α粒子去轟擊一片金箔」的實驗。

15.西元1911年,拉塞福利用α粒子轟擊金箔的實驗,正式提出了原子具有「原子核」的概念。

16.西元1913年七月,丹麥物理學家波耳Bohr1885~1962在《哲學雜誌》上發表《論原子和分子的結構》
   一篇論文中提到,從原子光譜的實驗結果,提出與實驗結果非常吻合的假設:
   電子可以且只能在一些少數特殊的圓形軌道上運動。

17.西元1919紐西蘭科學家拉塞福Rutherford1871~1937利用α粒子轟擊氮時發現了質子

18.西元1920年,拉塞福提出了原子核中存在中子的假說。

19.西元1932, 拉塞福的學生英國核物理學家查兌克Chadwick1891~1974利用α粒子轟擊鈹時發現了中子

2.原子結構。

3.元素符號。

4.週期表。

5.分子。

6.分子式。

7.原子量與分子量。

8.莫耳。《》

9.粒子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