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板塊

更新時間: 2006/11/01 下午 04:06:01
延伸閱讀

板塊》恐龍視界 看見地球另張臉       【聯合報/本報記者朱淑娟】        2006/11/01

北卡羅萊納大學博士候選人梅普斯,日前在美國地質學會提出報告說,1億4千5百萬年前,亞馬遜河本來是向西流的,後來大陸中部出現南北走向的「普魯斯隆起」,數百年萬後亞馬遜河穿過普魯斯隆起,變成向東流了。

梅普斯說,如果你問恐龍,「亞馬遜河怎麼流啊?」牠會回答,「向西呀」。而如果你問一億多年後今天的我們,答案卻變成,「向東流啊,有什麼奇怪的嗎?」這樣的說明,傳神地表達出地球板塊運動的變幻莫測。

其實恐龍跟我們現代人說的都沒錯,只因地球板塊運動,讓亞馬遜河在一億多年的時光流逝中,流向出現了截然不同的改變。

沒有地球板塊運動,就沒有今天的好山好水。板塊與板塊的交合、碰撞、摩擦永不止歇,也因此地球分秒都處在變動狀態。

地球內部有層層的結構。最外面是一層又冷又硬、會移動的岩石,稱為「岩石圈」,厚度平均約100公里。岩石圈下面是「軟流圈」,由黏度高的液體物質所組成,約有兩百公里厚。軟流圈在高溫、高壓作用下會緩慢流動,也帶動岩石圈跟著動起來。

所謂「板塊」,簡單說就是把岩石圈細分為幾個獨立板塊,其中有陸地板塊、海洋板塊兩種。

主要的板塊有:歐亞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澳板塊、太平洋板塊、南極板塊、菲律賓海板塊、加勒比海板塊、阿拉伯板塊等等。

板塊各自受張力、壓力、重力及地函對流作用,會向不同方向移動,有時會擠壓,有時漸行漸遠,有的則平行移動,造成地表特殊地形,這就是所謂的「板塊構造學說」。

延伸閱讀
1.板塊構造學說紀事/W.Jacquelyne Kious & Robert I. Tilling/五南
2.板塊構造學/拉比尚/明文
3.火山小百科/約翰•法恩登/貓頭鷹

【2006/11/01 聯合報】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