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大氣

更新時間: 2007/06/22 下午 10:27:17
 
應用 梅雨》成因、鋒面… 熱門考題

地球科學補教老師鄧聞表示,梅雨的形成原因、季節,都是大學學測的熱門考題,因為梅雨季的雨量若太少,會造成旱災,影響台灣地區農作物生長,所以是很實用的考題。

鄧聞指出,梅雨形成的季節、條件,梅雨鋒面是4種鋒面的那一種,都是常見考題;另外考生要會看天氣圖,認識鋒面符號。

鄧聞強調,學測也常考高、低氣壓的旋轉方向,氣壓旋轉受氣壓梯度力、柯氏力和地形地物摩擦力的影響;空氣會從高壓區往低壓區流動,所以高氣壓的氣流,會從氣壓最高的高壓中心往外流出,再受柯氏力影響而偏右,就變成順時針旋轉。另外,氣流流速也常出題。

95年學測/自然

26.右圖為1971至2000年間台北測站的月平均降雨量圖,由下圖可以看出,台北測站逐月的降雨變化出現兩個高峰值,試問造成此兩降水高峰的主要天氣現象為何?
(A)梅雨、冷鋒
(B)梅雨、颱風
(C)春雨、梅雨
(D)颱風、冷鋒
正確答案:B

【2006/06/14 聯合報】      回標題

 

防曬》考生必看︰臭氧層破→紫外線增→破壞DNA               【記者李名揚】

生物補教老師游夏表示,紫外線對生物的影響,主要是破壞DNA,造成突變,可能在大學指考和學測中,和臭氧層破洞合起來出題;太少紫外線會造成人體缺乏維生素D,影響鈣質吸收,可能出現指考。

游夏指出,紫外線對沒有卵殼的卵,例如魚卵和兩生類的卵,有很大殺傷力,會造成突變、畸形,或是使卵或胚胎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易被其他微生物感染;也會使人體表皮細胞受損,突變為皮膚癌。

臭氧層破洞使地表紫外線增加,相關統整各領域的綜合題,是近年來經常出現的題型,值得考生特別注意。

紫外線與維生素D的關係 指考常出

至於紫外線與維生素D的關係,游夏表示,人體皮膚有維生素D的前驅物質,照射紫外線就會活化,合成維生素D;一般人多少都會照到太陽,只有長期在地底或海底工作者,才需特別接受紫外線照射。

游夏指出,缺乏維生素D會影響鈣質吸收,造成骨骼疾病,所以孩童要長高,一定要常到戶外活動,照照太陽;但維生素D太多,又容易造成腎結石,這是很基本的觀念,一定要弄清楚。

92年學測/自然

紫外線波長在280到320奈米(nm)的部分稱為「紫外線B」,人類長期暴露在紫外線B下,能造成免疫系統的傷害、能引起白內障,還能增加罹患皮膚癌的機會。太陽輻射線中的紫外線,通常會被臭氧層吸收,只有少量會照射到地表。

科學家從1970年代開始,發現全世界許多兩棲類的種類,族群量都大幅減少,甚至完全消失。因而懷疑兩棲類族群滅絕的原因之一,是地球上空的臭氧層消失。為了要證實這個假說,科學家在美國西部山區,採了蠑螈、蛙、蟾蜍等三種在當地水池中繁殖的兩棲類動物的卵,分別放在紗網作成的籠子中,每一籠各100顆卵,置於原地的池塘中。籠子共分成三組:甲組的籠子上方,加了一層透明的塑膠板,用以隔絕紫外線B;乙組則沒有任何隔離,卵可接受完全的日光照射;丙組則是用無法隔絕紫外線B的透明塑膠膜蓋住。該實驗共進行三次,實驗的結果如左表。

但研究人員經過檢查,都是因為受到卵或胚胎死亡的原因,都是因為受到原本就在池塘中的水黴菌的感染。

根據上文所述,回答49-51題。(限於篇幅,只選刊兩題)

49.依據上表實驗數據,下列敘述,何者較合理?
(A)紫外線蠑螈族群瀕臨絕種
(B)紫外線B明顯會影響蠑螈、蛙及蟾蜍的發育
(C)水黴菌是造成蠑螈、蛙及蟾蜍數量減少的主因
(D)紫外線B對族群數量的影響:蠑螈大於蛙,蛙大於蟾蜍

50.下列推論,何者最為合理?
(A)紫外線B會增強水黴菌的生長
(B)本實驗並無證實卵和胚胎死亡與紫外線B有關
(C)甲組卵和胚胎的死亡,是缺乏紫外線B照射所造成的
(D)兩棲類胚胎經紫外線B照射後,較容易被水黴菌感染而死亡

正確答案︰49.B 50.D

【2006/05/03 聯合報】                   回標題

 

怪颱》學測 愛考颱風成因、路徑                                  【台北訊】2006/08/30

補教地科老師鄧聞表示,颱風是台灣最常遇到的天災,平均每年有2.6個颱風侵襲台灣,所以是大學學測自然科的重要考題。

鄧聞指出,颱風常考成因,包括生成地條件、氣流上升造成空氣輻合、水汽到高空釋放凝結熱造成惡性循環等;考海上、路上颱風警報發布條件也是常見考題。

另外也常考路徑。鄧聞說,颱風氣流通常是沿著位於北緯30度的副熱帶高壓邊緣,從東往西走,有3路徑:副熱帶高壓往北退的話,颱風會偏北到琉球和日、韓;高壓邊緣壓過台灣北方的話,颱風就會侵台;高壓南移籠罩台灣的話,颱風就會偏南到廣東、海南島、中南半島去了。

還有颱風災害。鄧聞表示,萬一颱風遇農曆初一、十五大潮,很容易發生海水倒灌;當颱風從台灣西北邊掠過,就是「西北颱」,逆時針旋轉的氣流會引進西南氣流,在颱風警報解除後,跟著下起豪大雨。

95年學測/自然

科學家們發現在現今的氣候狀況下,海溫高於26℃是颱風形成的必要條件之一。基本上,海面的水汽蒸發量與海溫相關,而飽和水汽壓也和溫度相關,右圖粗黑曲線顯示飽和水汽壓和溫度之間的關係。海溫上升,颱風頻率會不會增加?颱風強度會不會增強?這些議題仍在熱烈爭辯中。試依資料回答。

57.試問在海溫由25℃上升至30℃的狀況下,飽和水汽壓會如何變化?
(A)減少約5百帕  (B)增加約5百帕
(C)增加約10百帕  (D)不變
正確答案:C

58.一般而言,強烈颱風伴隨劇烈的風雨,試問右上圖中的甲、乙、丙、丁四點,何者最能代表颱風雲雨區,近地面大氣的氣溫和飽和水汽壓狀況?
(A)甲 (B)乙 (C)丙 (D)丁
正確答案:B(或C)

【2006/08/30 聯合報】

 

氣流》考生必看:鋒面考題 年年必出             【聯合報/台北訊】2007/05/16

補教地球科學老師鄧聞指出,台灣發生龍捲風的機率很低,雖然大學學測考的機會不高,但是形成龍捲風的條件之一鋒面,則是幾乎每年都會出現的題目。

鄧聞表示,鋒面是兩性質不同的氣團接觸所形成,分為冷鋒、暖鋒、滯留鋒和囚錮鋒4種,一定會下雨。對台灣影響最大的是滯留鋒,梅雨就是滯留鋒造成,台灣有22%雨水來自於梅雨,若梅雨季的滯留鋒面沒停在台灣地區上空,就是乾梅,會造成南部地區缺水。

冷鋒則是冬天大陸冷高壓南下,推動冷鋒南移,經常會造成寒害;暖鋒通常出現在台灣的東方或東北方,不會經過台灣上空。當冷空氣南下,通常速度較快,使氣流快速升高,形成積雨雲,因此鋒面雷雨雨區比較窄小,但雨勢較大;若是南方暖空氣往北推,推動速度較慢,氣流也慢慢爬升,因此雨區較大,但雨勢比較緩和。

學生要注意,台灣有四大災變天氣:春夏之間的乾旱、梅雨、颱風、寒潮,其中梅雨和寒潮都與鋒面有關。

92年學測/自然

65.承上題,如果位於南半球的澳洲也發生類似圖13的溫帶氣旋,試問其低壓中心附近風的流動情形如何?

(A) 依順時鐘方向,旋入中心
(B) 依順時鐘方向,旋離中心
(C) 依逆時鐘方向,旋入中心
(D) 依逆時鐘方向,旋離中心
●正確答案:A

66. 承上題,根據圖13的氣旋和鋒面系統的變化情形,下列哪一項敘述錯誤?

(A) 冷鋒逐漸接近台灣,目前台灣仍處在鋒前區
(B) 因台灣為暖鋒必經之地,故冬季不常下雪
(C) 冷鋒帶的延伸長度,逐漸加長
(D) 低壓中心逐漸向東偏北方移動
●正確答案:B

95年學測/自然

43.此四觀測站當地天氣型態,可能是下列哪幾項?(應選二項)

(A) 颱風侵襲
(B) 熱低壓滯留
(C) 梅雨鋒面滯留
(D) 極地大陸氣團籠罩
(E) 太平洋高壓籠罩
●正確答案:D、E

44.關於各地的天氣預報內容,下列哪幾項正確?(應選二項)

(A) 丙地為下降氣流
(B) 丁地的風速比甲地大
(C) 乙地居民可感受到南風
(D) 甲地居民可感受到南風
(E) 甲地天氣晴朗乾燥,而丙地需嚴防豪雨
●正確答案:A、B

【2007/05/16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