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天災

更新時間: 2006/05/10 下午 10:55:53
時事

新聞中的科學》蒙古風吹沙 為何台灣沙塵暴? 【本報記者李名揚】

 
   
 
沙塵暴的形成,需要有豐富沙源、地面強風及不穩定氣流等三個要素。這是在非洲查德拍到沙塵暴揚起時的駭人景象。
法新社
 
 
 

前一陣子環保署發布了好幾次沙塵暴警告。會吹到台灣的沙塵暴,是來自中國大陸西北、華北和蒙古的沙漠地區,這些沙原本距離台灣數千公里,是怎樣的風,能讓這些沙飄洋過海,影響到台灣?

沙塵暴形成有3個要素,第一要有豐富沙源,新疆屬於中亞沙漠區,在世界四大沙漠區(北非、中亞、北美、澳洲)中排名第二,面積達100萬平方公里以上;另外以石礫為主的蒙古戈壁,以及其他受風力破壞的地表、乾涸河床、由沙粒構成的紅色岩石、洪水沖積物和黃土,也能提供沙塵。

第二個要素是地面強風,根據環保署統計,若在沙源地區吹起11級強風(風速每秒30公尺),直徑0.125到0.25毫米的細沙能飛上2公尺,直徑0.05到0.005毫米的粉沙可到1500公尺,更小的黏粒則可上升到12000公尺高空。

第三個要素是不穩定的氣流,在冷、熱空氣交會的區域,空氣會快速流動,較熱空氣造成強烈上升運動,這樣才能把沙帶到高處;若氣流穩定,沙塵稍微飛起就被壓下,不容易造成大範圍影響。

台大大氣系教授柳中明指出,每年冬、春之際,大陸北方的冷空氣,會走兩條路南下,中亞高壓會走哈薩克和新疆左側,西伯利亞高壓則從北方南下,經過大陸西北和外蒙的沙源區,就會把沙塵大面積揚起。

冬、春之際植物稀少,沙漠和其他地區幾乎沒有植被遮蓋的地表,只要遇到連續幾天放晴,地表氣溫就變得很高;偏偏春季鋒面特別活躍,強冷空氣常會在午後過境,成為最不穩定的「上冷下暖」狀態。

當三個條件都滿足後,被高高舉升的沙塵,就會搭著北半球高層大氣的西風,一路往東走,所以韓國日本是受害最嚴重的地區;2001年4月的沙塵暴,甚至曾越過太平洋,吹到美國,再往東吹到北大西洋。

另一方面,往南衝的冷高壓,本身也會攜帶沙塵,一直帶到台灣,甚至再往南到菲律賓;會影響台灣的,大都是從內蒙古西側河套地區往東南吹的沙塵。

 



【2006/05/10 聯合報】
 @ http://udn.com 

 

新聞中的科學》沙塵暴微塵遠颺 影響呼吸 【本報記者李名揚】

 
   
 
沙塵天氣分級
 
 
 
 

 當沙塵被揚起後,比較重的沙粒很快就會落回地面,但顆粒細小的微塵卻可以傳送很遠,所以會傳到台灣的,都是這種微塵,它們因細小,相對容易進入動物的呼吸系統,所以對環境變化適應力低的老人和小孩最容易造成不良影響。

微塵顆粒經過長時間飄浮,會吸附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病菌,也會吸附高致癌性的烴類化合物,因此被人體吸入後,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甚至增加致癌風險;另外這些微塵若進入眼睛,再用手揉擦,也可能造成結膜炎。

醫師建議,沙塵暴來襲時,應儘量減少外出,外出最好戴口罩,或用紗巾蒙頭,且應減少在外逗留的時間,回家後也要先把雙手和臉部洗乾淨;在家裡應減少開窗,最好使用空氣清淨機或打開空調,但使用前別忘了先把濾網洗淨或更新;另外在這段期間最好不要戴隱形眼鏡。

沙塵暴對環境並非一無是處。文化大學大氣系主任余嘉裕表示,沙塵暴會把地表的土帶到海洋,提供海洋微生物所需的有機物,促進海洋微生物生長繁殖;而海洋浮游植物會吸收很多二氧化碳,減少溫室效應。

另外,由於中國大陸北方土壤和沙漠的沙粒偏鹼性,沙塵暴會中和受侵襲地區空氣中的酸性物質,受影響最嚴重的日本韓國,近年已發現遭遇沙塵暴時,酸雨的酸性會減弱,在台灣應該也有相同效果。

沙塵天氣分三種:浮塵、揚塵、沙塵暴

沙塵天氣在氣象上分為3類:「浮塵」、「揚沙(塵)」和「沙塵暴」;中國大陸又依水平能見度不同,分為弱、中、強、特強沙塵暴。一旦發生強和特強沙塵暴,天色可能暗到「伸手不見五指」,所以大陸西北地區居民把這種天氣稱為「黑風」或「黑風暴」。

至於台灣,台大大氣系教授柳中明建議,根據空氣中懸浮微粒偵測值,將沙塵暴分為0到5級;0級對健康的影響為「普通」,5級為「有害」。

在大陸西北地區,3到5月是沙塵暴發生頻率最高的時候,占全年沙塵暴次數的75%左右;強和特強沙塵暴也大多發生在這段期間。

至於台灣,柳中明統計,從1994年到2004年,共71天出現沙塵暴,平均每年6.5天;但變化很大,1998年1天都沒有,2004年卻有有14天。台灣的沙塵暴都出現在12月到5月,其中3月最多,12月和5月比較少;只有1995年和2000年曾有3天出現4級和5級的沙塵暴,絕大部分都只有1級或2級。

文化大學大氣系主任余嘉裕表示,大陸近年來最著名的沙塵暴,是發生在1993年5月5日的「五五黑風暴」,侵襲內蒙古阿拉善地區,當時正是放學時間,許多小學生走在田埂上,被突如其來的沙塵暴捲起並擲入溝渠中,少數人還因沙塵灌入口鼻窒息而死;根據統計,「五五黑風暴」造成85人死亡,31人失蹤,經濟損失5.6億元人民幣。

最強沙塵暴襲台 東北部像下黃雨

台灣民眾大約是在1994年左右,首次聽說「沙塵暴」這個名詞,之前不是沒有沙塵暴襲台,而是台灣的第一部偵測儀器,在1994年才設立;第二年就發生到目前為止最強的一次沙塵暴襲台事件,東北部地區被形容成「下黃雨」。

飽受內蒙古沙塵暴危害的北京民眾,知道沙塵暴的時間比台灣更晚,在1999年以前沒有沙塵暴侵襲北京;台大大氣系教授柳中明說,這是因為蒙古沙漠化問題在這幾年嚴重惡化,沙漠區域往東擴張,很多地方草變短,沙就容易被帶起。

柳中明猜測,由於全球暖化、氣流改變,再過十幾或廾年,北京的沙塵暴就可能消失。因為北京的沙塵是由北方冷高壓和南方暖氣團接觸產生的「蒙古氣旋」所帶來,但現在蒙古氣旋持續減弱,以後氣流會從大興安嶺吹下來,就不會經過沙漠地區。

【2006/05/10 聯合報】
 @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