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恆定

更新時間: 2005/10/23 下午 07:41:40
標題
延伸閱讀

血糖》胰島素操盤 血糖跑透透                                 【聯合報/記者魏忻忻】        2007/07/11

 

上課可以吃糖嗎?當然不行!但也有例外的時候,最近有位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小三學生,因為老師不准她上課吃糖,家長擔心延誤補充糖分時機,可能導致低血糖昏迷,引起社會關注。

為什麼血糖太低會昏迷?糖尿病又是怎麼發生的?要解答這些問題,必須先了解糖在人體的角色,還有人體如何運用及掌控糖分。

食物及肝臟 血糖來源

前台大醫院院長、國家衛生研究院老人醫學研究組主任戴東原說明,血液中的糖分稱為血糖,是一種葡萄糖(glucose),主要來源是食物及肝臟,是人體肌肉及組織個別細胞的能量來源。

正常人進食後,食物在胃腸道被消化分解,產生葡萄糖,葡萄糖經由血液運送至全身,此時刺激胰臟釋出胰島素。台北榮民總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蔡世澤解釋,胰島素就像一把鑰匙,可以打開細胞大門,讓葡萄糖進入身體各組織細胞,轉換成身體所需的能量。

戴東原也說,胰島素也能幫助血糖穩定,血糖一升高,胰島素分泌就增加,若血糖已為細胞所用,濃度降低後,胰島素分泌也隨之減少。

吃太少 不會馬上餓死

如果攝食太多或運動量減少,進入細胞的血糖太多,提供身體能量所需之後還有剩餘,血糖就會進入肝臟或肌肉及脂肪細胞儲存,讓成肝糖,待一段時間未進食後,肝臟可把肝糖轉化為血糖,釋放進入血液,讓血液中的血糖維持穩定。

人體血糖自有調節機轉,這也是為什麼人類即使三餐不定時,暴飲暴食,也不會馬上餓死或撐死,戴東原說,在血糖調控中,胰島素佔有相當重要的角色。

胰臟工廠 胰島素來源

胰島素是由胰臟而分泌。胰臟是位於胃後下方的橫置扁長型器官,重量不到250g,較大的一端稱為頭部,較細長的一端稱為尾部。

胰臟有外分泌和內分泌兩種功能,直接將消化酵素分泌到腸道中,協助消化食物,這是胰臟的外分泌功能;胰臟的內分泌功能,就是分泌胰島素,胰臟尾部有許多細胞聚集而成蘭氏小島,稱為胰島,胰島素正是由胰島中的B細胞(亦被稱為β細胞)來分泌。

血糖不吸收 從尿漏出

如果胰臟不能分泌胰島素,或身體組織對胰島素不產生反應,葡萄糖就不能被人體利用。蔡世澤說,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上升,當血糖升高到某一程度,超過腎臟所能回收的極限時,葡萄糖便會從尿液中「漏」出,這是糖尿病命名的由來。

糖尿病的英文是Diabetes Mel-litus ,Diabetes是希臘文「管狀」,指的是營養物質經由此系統排出,Mellitus是甜或蜂蜜的意思。

尿多口渴 血糖找無路

由於糖的滲透壓高,當血液中血糖濃度增加,腎臟也無法吸收時,循環的血糖便造成細胞內大量水分和電解質流失,使細胞脫水,因而出現尿多,口渴,多吃,疲倦,體重下降等症狀。其他糖尿病症狀還包括手腳麻木,視覺模糊,皮膚傷口不易癒合,女性會陰發癢等,但也有人完全沒有不適症狀。

糖尿病主要分為第一型糖尿病和第二型糖尿病兩種,但大約有2到5%的孕婦,會出現暫時的糖尿病現象,因為懷孕時分泌的荷爾蒙對胰島素產生抗拒,通常生產後會消失,但此類婦女常是第二型糖尿病的高危險群。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必須補充胰島素,但若進食量太少或運動量增加,而胰島素濃度不變,便可能使血糖過低,造成昏迷,所以必須得適時補充糖分才可。

延伸閱讀

1.The discovery of insulin/Michael Blis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科學簡史 The Science Book/彼得.泰立克(譯者:蘇采禾)/時報
3.糖尿病迷思解惑Q&A/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健康世界
4.糖尿病手冊/Gareth Williams及 John C Pickup(譯者:黃友君)/藝軒圖書出版社
5.糖尿病/梅約醫學中心(譯者:王誠之)/康健

【2007/07/11 聯合報】[回標題]

 

巴金森氏症》性情突變 先查多巴胺對不對        【本報記者詹建富、郭錦萍】 2008/01/02

右圖為巴金森氏症病人經人體解剖後,腦中黑質體退化的情形,左圖則為正常人的黑質體。

法國「世界報」日前報導,一名巴金森氏病人在服用多巴胺促進劑後,隨著劑量加重,性情大變,不但流連賭場,並出現性慾高漲等怪異行為,因而控告藥廠,法院最後判藥廠及醫師應共同賠償四十萬歐元。

人的個性百百種,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台大醫院神經科名譽教授陳榮基指出,人的行為不論是思考、記憶、說話或行動,基本上都受到神經元細胞和神經傳導物質控制,若彼此協調,連鎖效應就能順暢完成,而且能受到「意識」控制。目前已知的神經傳導物質大約有五十多種,其中的多巴胺,就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多巴胺不足 行為漸退化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中心教授劉福清指出,巴金森氏症的病因,是因位於腦幹中的黑核 (亦稱為黑質體)生產多巴胺的神經細胞退化或死亡,造成分泌不足,腦內一旦控制運動和平衡的殼核和尾狀核的多巴胺不足,就會讓人產生運動障礙,一開始可能是肢體出現不受控制的抖動,最後會變成行為能力退化。

劉福清說明,基底核有兩條神經迴路,作用就如同汽車的油門和煞車系統,而多巴胺的功能一方面可讓油門繼續踩著,另一方面則讓煞車鬆開,讓人類可以依意志擺動肢體。「如果多巴胺分泌銳減,這個油門和煞車系統就搞混了,一方面不自主顫抖,另一方面卻又肢體僵硬」,但何以會有這種表現,至今還是個謎。

行為怪異 神經「調」過頭

陳榮基表示,巴金森氏病人服藥後出現無法控制衝動控制,或有強迫性行為、意識錯亂、幻覺或妄等,是精神科或神經科用藥最常見的副作用,尤其是具有調控神經傳導物質的藥物,會造成神經過度回饋,而出現外人眼中的「怪異行為」或是「個性改變」。

另外,病人所以會出現性慾高漲的情況,也與多巴胺促進劑過度刺激多巴胺的釋出及活性有關,陳榮基說,「過去在台大就曾有巴金森氏病人,原本躺在床上,在用藥後竟追著護士跑」。

值得注意的是,分泌多巴胺的黑質體的退化、壞死,迄今仍無法早期發現。根據研究顯示,當腦內的多巴胺濃度低於正常人的八成,就會逐漸出現巴金森氏症的症狀,往往是從身體一側的手腳先發生,再延伸到另外一側,且屬不可逆的現象。

多巴胺若太多 妄想跟著來

多巴胺若分泌太多,也不是好事,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所出現的幻覺和妄想,或者一再重複某種行為的強迫症,以及會出現聳肩、眨眼和突然口出穢言等症狀的妥瑞氏症,甚至到處刷卡購物的躁症,就是腦內分泌過多的多巴胺所致。

【2008-01-02/聯合報/C3版/文教】   [回標題]

 

巴金森氏症》小檔案:巴金森氏症     【聯合報╱本報訊】 2008/01/02

1817年時,英國醫師詹姆士巴金森發表一篇論文,描寫六位患者得到一種運動障礙疾病,後人於是以他的名字來為這種疾病命名。

巴金森在論文中提到,「病人身體某一部分有不自主的顫抖,主要是四肢的抖動,當身體靜止時就會發抖,同時合併肌力的減退,還加上走路時身體有向前彎曲的傾向,而且走起路來,開始時是緩慢的步伐,逐漸變成小碎步,但理性與智力並沒有受到影響」。台大醫學院神經部名譽教授陳榮基表示,巴金森醫師一百多年前就能清楚區分巴症和其他類似運動障礙疾病,特別是常見的老年性顫抖,尤其當年並沒有病理解剖,他的敏銳觀察,很不簡單。

不過,因為當年並無啥好的治療方法,歐洲曾有醫師讓病人坐在馬車顛簸一陣子,或是喝兩杯雞尾酒,希望用以改善病人的顫抖,結果當然是根本不管用。

直到六○年代,醫界才發現多巴胺的前驅物質-左多巴,可以減輕巴金森氏症的症狀。

【2008-01-02/聯合報/C3版/文教】 [回標題]

 

 

 

 

 

 

1.血糖的恆定。

2.水分的調節。

3.體溫的調節。

4.呼吸作用。

5.有關呼吸作用之活動。

6.排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