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生態

更新時間: 2005/10/23 下午 07:45:50
標題
延伸閱讀

水庫》三峽大壩蓋好 烏魚子消失?          【記者喻文玟】2006/06/21 聯合報

大陸長江三峽三期圍堰工程六月初成功爆破拆除,象徵大壩全線開始運作。不過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指出,世界各地興建水庫後,都造成水庫所在的河川生態系改變。

三峽大壩工程從1994年動工,歷經12年,是史上最浩大的工程;大壩雖可解決電力、水患問題,不過學者憂心的是,未來三峽上游的汙染以及對東海海洋資源的衝擊。

因為,水庫上游若水土保持不佳,雨水沖刷土石,把淤泥推入水庫,長期下來,蓄水能力減弱;淤泥造成水庫「優養化」,藻類繁殖會使水中的溶氧量降低,影響水質。

下游部分,水庫完成後,「攔截」優養化的「營養鹽」、「河沙」,沒辦法流到下游,長期下來也會使河口海岸線消退。

尼羅河建水壩 河口變了

鄭明修以埃及尼羅河為例,尼羅河幾千年來定期氾濫,把上游養分沖刷至下游,堆積城肥沃綠洲;但上游興建阿斯旺(Aswan)水壩後,尼羅河口面臨土壤鹽化、沙漠化的危機,尼羅河入海口的三角洲日益縮小,埃及海域已捕不到沙丁魚。

三峽大壩興建之後,生態學者都預測,東海漁獲量會因此銳減,尤其是台灣人喜歡吃的「烏魚子」,未來會逐年下降;連每年秋季讓饕客食指大動的大閘蟹、太湖蟹等美食,都可能因為三峽大壩興建後,造成下游營養鹽不足而減產。

鄭明修說,大陸沿海地區地形特別,長江河口附近兩百公尺內是「大陸棚」,過去長江氾濫會把上游豐富有機生物沖積到下游,豐富的營養鹽提供魚類、蝦蟹養分,大型魚類也會到河口附近產卵。但三峽大壩興建後,攔截上游的泥沙,沿岸海岸線消退,沙洲縮小,漁業養分面臨「斷糧」,衝擊漁獲量。

長江基層生態 結構失衡

海洋大學海洋環境化學與生態研究所教授龔國慶在三年多前三峽大壩開始蓄水後,就曾調查發現,長江水中的浮游植物明顯減少;流進東海的營養鹽比值不斷下降,從1998年1.5下降到2004年的0.4,浮游植物提供生態系最基層的養分,基層生態結構失衡,影響難以計量,龔國慶估計,三峽大壩興建後,東海漁獲年產量將減少100萬公噸,且會愈來愈糟。

台大環工所教授吳先琪指出,三峽大壩上游最令人擔憂是優養化,台灣水庫亦然。他說,目前大陸在三峽上游只有兩成做汙水處理,上億人口排放的廢水、工業水源、動物排泄物,都沒有經過廢水處理淨化,全流入水庫,「真是可怕。」

水壩供電供水 永難滿足

鄭明修說,興建水庫、水壩象徵「人定勝天」,不過這都是從經濟面考量,經濟可能「泡沫化」,而人類供電、供水問題永遠無法滿足,任何水壩面臨生態考驗,都可能從「多功能」變成「無功能」。

延伸閱讀

1.台灣的湖泊/何立德、王鑫╱遠足文化
2.水庫的奧秘/黃文政╱稻田出版
3.台灣河川生態全紀錄(河川魚類及魚類圖鑑)/王翰泉╱展翔文化     [回標題]

 

植物保種》儲存方法 須依種性而定      【聯合報╱本報記者程嘉文】 2008/03/12

 

雖然蓮花種子曾有「撐」了一千年的紀錄,不過並非所有的種子都這麼耐命:交大教授李家維指出,一般的糧食作物每年不管一穫或兩穫,種子成熟收取之後,到下次播種之間都還有一段相當時間,這類種子通常耐儲放的能力較佳,「本質上就是比較容易保存的植物」。

他也提到,再如生長在季節氣候變化明顯地區的植物,種子往往要越冬之後才會萌發,這些種子通常也耐得起久儲。但是對於熱帶雨林植物來說,生長的環境終年高溫多濕、溫度幾乎沒有變化,因此其種子往往根本不會休眠、沒有耐久性、也無法對抗氣候的變化。例如某些熱帶棕櫚樹的種子,在成熟之後如果放置一星期才拿去育種,萌芽成功率就會大大降低。對於這些植物的儲存,「冷藏種子」就不是太有效的方法。

另外有些植物採取孢子繁殖,有些植物無法產生有繁殖力的種子,這些都使得植物學家在希望「保種」的時候,遭逢很大的困難。

李家維表示,目前對於種子儲存之外的植物保種,可以靠儲存某些組織,例如芽點,將它們保持在培養基當中,保持在低溫下。這樣只要一個試管就可以儲藏,雖然比不上種子方便,但是至少提供一個折衷的方法。

不過各種植物需要的培養基與溫度狀況不盡相同,都還需要學界繼續研究。另外有些腐生性植物的保種,例如蘭科的天麻,是在地底下靠吸食土壤中的真菌維生,到今天學界都幾乎還是束手無策。

[回標題]

 

 

 

 

 

 

 

 

植物保種》末日種子庫 嚴密不輸骨董【聯合報╱記者程嘉文】 2008/03/12

德國萊比錫研究中心的人員正在檢查一排排的種子,這些種子都將放到挪威北方極地下種子庫。 (歐通社)

上月26日挪威政府為設在北極圈內的冷岸群島(Svalbard)「末日種子庫」舉行啟用典禮。種子庫建在警衛森嚴的地下隧道內,位於永久凍土帶之下,長45公尺,寬與高各4公尺,室外用一公尺厚的隔溫混凝土板保溫,溫控系統使內部常年維持攝氏負18度,足以承受芮氏規模6.2的地震與核子武器攻擊,預計可以儲放450萬份種子樣本。

冰凍伊甸園 最壞的準備

這座耗資600多萬歐元的「末日種子庫」等於是糧食界的「諾亞方舟」,預計將儲存一旦人類遭逢天災人禍,或是許多農作物絕跡,就可以從這邊取出冷凍的種子重新復育。歐盟執委會主席巴赫索在致詞時指出,「這是一座冰凍的伊甸園,我們希望不會用到這些種子,但必須為最壞的情況作準備。」

冷岸群島人口一共只有兩千多人,而且氣候嚴寒,非常適合擔任這個「戰備儲藏室」的任務(雖然有點諷刺的是,當地能生長的植物極為稀少)。

體積小保存久 儲存首選

之所以用植物種子為儲存對象,當然是因為種子是植物最適合儲存的樣態。一方面種子的體積小、不佔空間,不像活體植物往往需要廣闊的空間,而且意外環境引起種原損失的機會也較大;二方面種子不萌芽的話,可以保存相當久的一段時間。如果溫度降低,並保持低濕度,保存的年限更可以大大延長。

農委會農試所種原組組長黃勝忠說,一般而言,溫度每降低攝氏一度,種子的生命可延長6年;種子乾燥後失去水分,酵素會停止作用無法催芽,使得種子繼續維持生命,等到從冷凍庫中取出,提供足夠的溫度與濕度,種子就會「甦醒」。

低溫儲存庫 自然界常發生

事實上自然界也經常意外出現這種「低溫儲存庫」:科學家的確曾經在寒冷地區發掘過埋藏地下多年的種子,種植之後還可以萌芽。

清大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家維指出,可以確定的紀錄是在東北大連以北的普蘭店市西泡子村,科學家曾經從古代沼澤的泥炭層當中挖到一些蓮子,根據碳14定年,發現這些蓮子已有一千兩百多年歷史,但在培養之後,居然還能順利萌芽!

另外1960年代加拿大方面還傳出過在旅鼠挖掘的洞穴中找到上萬年的北極羽扇豆,並且成功發芽的例子。

放得太久 恐只長葉不開花

不過李家維也說,從地下挖出的「百年骨董」種子,雖還有相當比例能夠發芽,但是有些植株卻呈現突變,例如只長葉子不開花等。對此,學界認為是這些種子埋藏在地下多年受到自然界的輻射線影響,因而產生了突變。

至於現今學界保存種子是以「份」(accession,有時也用「批」)為基本單位,每「份」的數量是能代表某品種、某育種系、或是某野外採集到的種子樣品,而這樣品的大小必須足夠反映所代表的族群本身的遺傳變異,並且足夠提供作為發芽率測定及分送其他單位的使用。

依照國際植物遺傳資源委員會的建議,對遺傳組成為均質的物種而言為4000粒,而遺傳組成為異質的物種則為1000粒。不過有時如果數量稀少的植物,有迫切的保種必要,也未必非要這個數量才能算成一批。

[回標題]

 

 

 

1.族群和群集。

2.族群大小的估算。

3.生物界的交互作用。

4.物質與能。

5.物質的循環。

6.生態系。